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学院介绍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信息工程学院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交通运输工程等多个一级学科领域,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以及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具有交通信息、智能交通、车联网技术等专业特色。

学科建设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并被列入国家“985优势创新学科建设平台”和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的主要方向。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有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我院现有本科专业(方向)8个,本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物联网工程等。

学院拥有“多源异构交通信息智能检测与融合技术”等一批部省级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以及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一批学科专业建设成果。

实验室建设

一流的教学科研环境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学院现有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车--路信息感知与智能交通系统”创新引智基地,道路交通运输工程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交通信息与控制”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交通安全应急信息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长安大学分实验室,“车联网”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道路交通智能检测与装备”陕西省“13115”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部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车联网与智能交通”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长安大学—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陕西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智能交通与信息处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与国内多家知名信息类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目前有11家单位在我院设立奖学金,奖励资助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年均250人次,颁发奖助学金49万元。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200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88人,博士生及硕士生导师88人,具有博士学位111人,占专任教师的75%以上,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1人,省部级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8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青年千人计划”1人,陕西省“千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1人,陕西省科技新星2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道路交通智能检测技术”劳模创新工作室入选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科学研究

近3年来,编写出版各类教材、科研专著、译著30余部;承担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150项,科研项目合同额6000多万元。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0余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3项,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教学与科研成果奖20余项,申请并获得国家专利100余项、国家软件著作权1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研究论文600余篇。

国际交流

学院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瑞士等20多个国外知名大学与企业、学者与专家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邀请国外专家讲学,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并派多名青年教师到国外访问学习,促进学院整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