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学科建设>>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学科>>正文
信号与信息处理
2015-09-28 16:07  
        长安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05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由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与电子信息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中心组成。虽然该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时间较短,但学术带头人及学术梯队已形成了稳定并具备创新性的研究方向。在多传感器及阵列信号处理方向重点研究多传感器信息获取技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参数及目标的识别与跟踪、联合时频分析与子波分析、非线性信号处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及其实现和基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人工智能、模糊逻辑等的综合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应用,并在信源定位与跟踪、盲信号处理、联合时频分析与子波分析、遗传算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信号检测、估值与自适应处理方向主要特色是波形估计及其优化处理技术、自适应信号处理算法与系统设计、系统辩识及其应用、信号参数估计的理论方法等,并在参数及目标的识别与跟踪、非平稳信号处理、先进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及其实现方法、信号的动静态检测与评价计算机智能测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2人,副教授16人,讲师12人,其中具备博士学位教师8人,具备硕士学位教师18人。
        近三年来,该学科人员共承担科研项目25项,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其中包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移动多用户检测与精确定位的空时降维处理方法的研究(61072028)                             18万
        国家西部建设项目:西部大粒径碎石填石路基控制技术研究(2001 318 81243)                                                        200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多功能多变换电器电力变换电源系统研究                                                  55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功能多变换器电源系统综合分析理论及实现技术(604722022)                                     6万
        交通部科研项目:车-路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能研究12万等。这些项目的完成,获得了省部级奖6项,其它奖3项,发明专利5项,其中9项成果被转让并采用,获得上千万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该学科人员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27篇被SCI、EI、ESTP收录,同时出版学术专著8部,出版译著1部。
        随着以后该学科点的建设不断加强,必定会在ITS等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不但要在科研成果方向取得更大的突破,更要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关闭窗口